车评观察《车评社》第545期
前言:品质的背后是用户的需求,2022是个关键节点,百万销量是结束也是开始!
一汽-大众在过去的三十年中,何以基业长青、持续领先?汽车产业处于变局之下,又是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的?当市场竞争处于多重复杂的局面与问题中,电气化与数字化的转型俨然成为了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。
而一汽-大众以“创·享 高品质”为品牌理念,用探歌打入SUV市场,驱动自身再起局面,守正创新迎来全新改革,仅用不到45个月的时间,就在SUV领域荣获百万销量的佳绩。
且不说一汽-大众是否是“德系三强”中最早开始布局的,但至少可以确定它是成功的。
在众多的合资品牌中,作为豪华品牌的北京奔驰、华晨宝马、一汽奥迪至今还未达到这样的高度,小有成就的东风本田达到这个成绩用时10年;东风日产用时5年左右;甚至作为“同胞兄弟”的上汽大众也是花费了6年的时间。
完善的矩阵,背后的硬实力
一汽-大众持续优化生产,以实现资源向高需求用户的车型倾斜。凭借厚积薄发之力,先是推出多款燃油轿车车型,抢占国内主流乘用车企业前三的位置,再将传统的轿车领域形成的优势复制在SUV战略中,进一步夯实一汽-大众SUV家族的市场地位。
为何一汽-大众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造一个SUV帝国?
2018年,一汽-大众提出“三年5款SUV”,完善SUV产业链布局的计划。面对年轻的消费群体,他们对国人偏爱“大空间”的喜好有着独特的见解,划分出各个主流细分市场,在小型SUV中推出探影、紧凑级SUV布局了探歌,中型SUV打造出探岳家族,大型SUV有揽境的加入。
如此丰富的SUV产品阵营是其他合资品牌给不了的“顶级”待遇。
据官方数据统计,一汽-大众在2022 年 3 月底整体销量破百万,探影收获了70627辆、探歌376830辆、探岳家族532653辆、揽境22798辆的数据成绩,成为了最快完成百万销量的合资SUV家族。
品牌向上,燃油And新能源并行
在这个包罗万象的汽车行业中,一汽-大众作为传统车企,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,既要考虑到对新领域的筹谋又要考虑维持旗下现有产品的热销,那么就需要一个全面的过渡方案。
通过在传统汽车领域与新能源领域双双发力,才能实现在传统燃油业务持续领跑,新能源、智能互联等新兴业务共同发展的可能。
而在燃油转向新能源的过程中,一汽-大众打破常规,将产品进一步高端化。
在燃油车领域,一汽-大众SUV家族实现了从「探」到「揽」的拓展,通过一款全新大型旗舰SUV揽境,凭借出色的空间、外观、动力,站稳中高端消费市场,同时做到升华了自身的品牌与格局。
考虑到国人喜欢新颖的外观,还采用了R-line运动化套件,通过对进气口以及后扰流板等细节的升级,为用户打造年轻、运动的车型。
一汽-大众以热门车型探岳做为新能源化的开端,首先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让探岳GTE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军者。再加入创新的理念,以“新物种”的姿态融入了流行的coupe元素,将探岳X带入人们的视野中,用溜背设计强化运动格调,通过成熟的车型进行衍生再细分,打造“最美大众SUV”,成为新中产的潮流之选,拉开探岳家族与对手差异化的竞争力。
一汽-大众深知在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时代里,将品质做到极致,把握年轻人的消费市场才能有更多的未来。
坚守“高”品质,展现“硬”实力
(1)“虚标”的动力
对于动力的选择,一汽-大众 SUV 家族提供6种系统匹配以及TSI+DSG黄金动力组合的操作体验。
考虑到用户个性化的出行选择,各款SUV的动力匹配也大不相同。
其中,喜欢长途自驾游的用户选配1.4T与1.5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将综合油耗控制在较低范围内,大大提高了整车的经济燃油性;选择2.0T标准功率的发动机既能够满足全家出行,也可让老人和孩子体验不俗的驾乘质感;而2.0T高功率发动机行驶体验更贴近轿跑速度,更适合年轻人的选择。
比如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车型—探岳GTE的动力是由高能量三元锂电池、智能电机管理系统以及EA211 1.4T涡轮增压发动机、高效率一体电动机组成,并匹配5种驾驶模式。
即:纯电、混动、电量保持、充电与运动模式,就算不充电使用,百公里油耗也仅6.2L,这样的数据远远低于官方给出的数据8.5L/100km,且比传统1.4T燃油车还要节能,提供了更多绿色出行的选择。
(2)37年历史的 4MOTION 系统
如今的造车技术上搭载了四驱系统已经算不上稀奇,但4MOTION 四驱承前出新的配置,体验越野场景驾控绝对是比较少见的。
很多人不知道一汽-大众的4MOTION 系统其实已经有37年的历史了,而4MOTION的前身是Sycro 系统,诞生于 1983 年,可实现50:50 的前后动力分配。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迭代,4MOTION 已发展为智能四驱系统(Haldex离合器)。
目前,一汽-大众 SUV 家族中的揽境就使用了最新第六代博格华纳差速器的 4MOTION 系统,相较前代减少了离合器的膜片数量,将自身重量减轻了30kg,其工作原理类似AT变速箱,靠液压改变离合片的松紧状态,进行调节传递到后桥的驱动力。
在极端情况下后轮最大可以分配80%的驱动力,前轮最大能够获得60%的动力,提供卓越的道路行驶性能,反应更加灵敏满足中度越野的需求。
不仅如此,该系统基于驾驶员操作制动、油门、转向以及发动机等电子信息对路况的分析,通过机械装置与电控液压系统共同作用下达到智能分配扭矩,既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,又保证了车辆较高的燃油经济性。
(3)“不晕”的辅助驾驶
早在2019年时,一汽-大众就推出了IQ.Driv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,是集所有与驾驶、泊车、改善整车安全性相关的一项驾驶辅助系统,达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项配置先是搭载在大众迈腾身上,后来逐渐成为了一汽-大众SUV家族产品全系标配的配置。
从传感器的结构来看,IQ.Drive是由1个前视摄像头、4个全景摄像头、3个毫米波雷达、12个超声波雷达构成。
基于软硬件条件,一汽-大众IQ.Drive有这几大核心功能:
首先是Travel Assist全速域驾驶辅助系统,集结了ACC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、Side Assist变道辅助系统、主动刹车、Front Assist前部防碰撞主动刹车系统等全套智能辅助驾驶功能,可识别全速域的横向与纵向控制,相较竞品而言,它能够判断与前车的距离并识别危险、减少车内乘客的晕车麻烦。
其次是LKA车道保持,可识别车道线,检测车辆是否存在偏离状态,系统会根据速度以及偏移量来对转向机构增加一个扭矩,让车辆居中行驶。
最后是PLA 3.0智能泊车系统,采用了视觉传感器与超声波雷达的组合,有效识别标线车位与非标线车位,实现平行泊车、垂直泊车等多方位自动泊车功能,避免发生剐蹭事故。
车评观察
作为行业的领军者,一汽-大众在严峻的市场考验下,以“用户为中心,加速变革,创新引导”为目标,建立稳健转型的发展战略,在精湛的造车工艺与耐操的车辆品质下获得优质的口碑。
因而,一汽-大众成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合资SUV家族,只是结束了“旧思维”的长跑,却开始了“新科技”的发展。
相信在未来,一汽-大众将会持续完善产品布局,提供更安全、环保、丰富的汽车产品,用OEM渐进的方式有望在2025年之前实现300辆的年销量目标。